發表於 2007-1-5 11:46:40

中世紀哲學

中世紀哲學錯綜複雜, 維繫於幾個世紀中的史學傳統, 禁錮於由相互矛盾的激情而做成的沖突, 孤注一擲和分裂之中, 故始終不能擺脫中世紀哲學的維護者所編織的意見和偏見
中世紀, 有人宣稱它是教會精神權威的理想時代, 有人則認為它是漫長的, 痛苦的思想犧牲品的黑暗時代, 有人把它粉飾成永遠閃耀著光輝, 值得追求的曖昧的排場, 有人則痛斥它是蒙昧主義無知的最明顯的表現, 這一千年間的思考, 探索,革新和辛勞沉睡在平靜的王位空缺期, 這一王位空缺期劃分了古代與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運動和所謂的古典時期所形成的未必確定的界限, 中世紀的十個世紀或者說十個世紀的過度時期, 是在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彼特拉克, 路德和笛卡兒之間一個無止境的圓括弧, 在這個中間的, 居間的世紀中, 教會聖師的權威佔絕對的優勢, 信仰戰勝了理性, 語言戰勝了經驗, 抽象戰勝了具體, 詞語戰勝了物體
那麼, 中世紀的哲學史佔據了一個什麼位置呢?? 它在這個位置上的時間太長了些, 但已經開始撤離了這一位置, 一本正經的大全制作者在竭盡了全力維護舊事物的同時, 也預見了新事物, 伽利略的先驅者的幫助激進的亞里士多德哲學信徒加入到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在進行著圓圈舞行列中
在思想觀念的領域裏為另一個中世紀辯護, 為此我們並不自詡做到了客觀和面面俱到, 我們只想對最近的研究作一個總結, 提出一些也許顯得倉促的觀點, 把未知的事實考慮進去, 簡言之, 把各種事物和人物放在其應有的位置上來考慮, 我們所描述的中世紀還不知道的經院哲學, 神秘主義和哲學之間的現代區分, 在中世紀, 思想觀念的評動還沒有與精神生活的結構分離開來, 思想的節奏遵循著翻譯的步伐, 並表演出自身的節律, 中世紀的思想家也是在限定的世界中進行閱讀, 寫作和講授的活生生的人, 這種選擇意味著一種方法, 現在讓我們來描述這種方法
在此, 我們反對把學者放在模糊的世紀或時期之上, 著手的角度是主題的和學科的
這並不是說年代的不重要, 而是應該在整體上考慮年代, 有些年份本身就能說明問題, 年份上的接近決不會令人吃驚, 給人以強烈的印象的是古代的未期和中世紀初期的界限, Augustin在奧林匹克競技會取消(394年)後兩年(396年)寫了懺悔錄, Proclus死於阿提拉在卡搭洛尼平原敗北(451年)後的三十多年齡485年), 也在汪達爾人洗劫羅馬(455年)和廢黜西羅馬最後一個皇帝(476年)之後, 歸之於阿雷奧帕古斯的丟尼修的著作(Corpus, 約500年)在克洛維受洗禮(496年)後幾年寫成的, 波愛修, 哥德, 泰奧多里克神父(524年)死後五年, 及Mont-Cassin修道院創建(530年)的前一年, 東羅馬皇帝Justinien關閉了雅典的最後一個哲學學校(529年), 同樣令中世紀阿拉伯哲學文獻的研究者感到異常驚訝的是:亞里士多德著作的大注釋家法拉比(950年)死於(Hugues Capet)開始統治前的30年, Avicenne(1037年)死後的20年, 東西方基督教教會發生了大分裂, 加札利正好是坎特伯雷的聖安塞姆的同時代的人, 而阿威羅伊比利(1198年)則是菲奧雷的約名希姆(1202年)和布拉諾詩集的同時代人
然而, 我們在比較這些年份的時候, 卻不能有所理解, 所以, 我們最好根據哲學的主題, 難題和問題, 而不是根據人物及其命運來引伸時間的連續感, 並在思想來源的傳播, 推理形式的完善和學問的建立的沿革之中來比較思想的觀念和概念上的連續性和中斷的作用, 這就是我們的引線, 研究創始人的著作, 研究社會環境, 然後根據學科─邏輯學, 物理學, 形而上學, 心理學, 倫理學─來進行哲學的分析, 這種設想受到非議, 但我們希望展開它是能說明理由, 盡管如此, 我們要指出加以說明的地方, 扼要地說明, 首先我們應該摒棄兩種錯誤的論點, 第一個論點我們在Bertrand Russell的著作中讀到的, 認為根本沒有中世紀哲學, 在整個中世紀只有神學, 第二個論點是我們在Martin Heidegger的著作中找到的, 主張中世紀哲學是亞里士多德哲學和源於猶太─基督教的表達方式這兩個

MS11 發表於 2007-1-5 12:01:42

給你兩個字...[無聊]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世紀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