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07-3-30 23:03:46

主動安全─EBD電子剎車力分配系統
在剎車的時候,車輛四個車輪的剎車卡鉗均會作動,以將車輛停下。但由於路面狀況會有變異,加上減速時車輛重心的轉移,四個車輪與地面間的抓地力將有所不同。傳統的剎車系統會平均將剎車總泵的力量分配至四個車輪。從上述可知,這樣的分配並不符合剎車力的使用效益。EBD系統便被發明以將剎車力做出最佳的應用。

http://tech.toyota.com.tw/images/spacer.gifhttp://tech.toyota.com.tw/archive/techcontent/Tech_432.jpghttp://tech.toyota.com.tw/images/spacer.gifhttp://tech.toyota.com.tw/images/spacer.gifEBD是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的縮寫,中文全名為電子剎車力分配系統。配置有EBD系統的車輛,會自動偵測各個車輪與地面將的抓地力狀況,將剎車系統所產生的力量,適當地分配至四個車輪。在EBD系統的輔助之下,剎車力可以得到最佳的效率,使得剎車距離明顯地縮短,並在剎車的時候保持車輛的平穩,提高行車的安全。而EBD系統在彎道之中進行剎車的操作亦具有維持車輛穩定的功能,增加彎道行駛的安全。

提醒所有的網友,主動安全配備與被動安全配備,在汽車行駛上都屬於「輔助」裝置,都是在車輛超越操控極限的情形之下,進行輔助的裝置。裝配這些輔助裝置,並不能確保行車的絕對安全,僅能降低車禍意外發生的機率及傷害的程度。真正安全行車的關鍵,仍在於適當的保養,確保車輛機構的正常運作以及安全的駕駛行為。

發表於 2007-3-30 23:03:57

主動安全─BAS 剎車輔助系統
與汽車產品對於人類生活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駕駛汽車已成為普遍的行為,不論男女老少,均是汽車產品的主要使用者。傳統的剎車系統,其設計是將駕駛施加於剎車踏板上的力道以固定的倍數放大。因此對於體力較弱的使用者而言,其可能面臨剎車力道不足的問題,而若是在緊急的狀況下,將可能造成事故的發生。而工程師便針對這個問題,開發出BAS(Brake Assist System)剎車力輔助系統,以工程技術,補足體力的不足,讓駕駛均能產生足夠的剎車力,預防意外。

BAS系統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之中,會全時監測剎車踏板的動作。當感知器偵測到剎車踏板以極快的速度踏下,系統將其解釋為駕駛人需要進行緊急剎車的動作,BAS系統便會在對剎車系統進行加壓,使其產生最大的剎車力量,讓車輛能有最佳的制動效果,以提高行車的安全。

提醒所有的網友,主動安全配備與被動安全配備,在汽車行駛上都屬於「輔助」裝置,都是在車輛超越操控極限的情形之下,進行輔助的裝置。裝配這些輔助裝置,並不能確保行車的絕對安全,僅能降低車禍意外發生的機率及傷害的程度。真正安全行車的關鍵,仍在於適當的保養,確保車輛機構的正常運作以及安全的駕駛行為。

發表於 2007-3-30 23:04:22

被動安全─SRS/Airbag 氣囊
氣囊,是大家所熟悉的被動安全配備。其英文正式名稱為SRS(Supplement Restraint System)輔助約束系統,而依其結構亦常直接稱呼為Airbag。

氣囊是高強度的布囊,平時折疊扁平地收納在車室裝潢之中。當車輛發生撞擊意外時,撞撃感知器偵測到意外發生後,便會啟動氣囊。氣囊將會迅速的充氣,做為乘員與車輛之間的緩衝體,避免因為撞擊到車體的結構或是破損的玻璃等物品而受傷。而在達成緩衝效果之後,氣囊的機構亦會迅速排氣,以避免阻擋駕駛人的視線及救援工作的進行。

http://tech.toyota.com.tw/archive/techcontent/Tech_436.jpghttp://tech.toyota.com.tw/images/spacer.gif氣囊是安全帶的輔助被動安全裝置,在碰撞時充氣,做為乘員的緩衝裝置,以免人員受到更嚴重的傷害。駕駛座的氣囊一般在方向盤中間,而副駕駛座位於前方中控臺上。依空間與設計不同,形狀亦有所不同。
安全帶的輔助

必須注意的時,氣囊本身僅有緩衝的輔助效果,乘員最主要的安全防護,仍是靠安全帶將身體固定在座椅上,方避免乘員飛出車外,並讓各種被動安全設計生效,提供防護,避免發生更嚴重的傷害。這亦是氣囊全名為輔助約束系統的原因。

氣囊的設計,完全是做為安全帶的輔助之用,僅能在安全帶發生作用的情形下,預防更嚴重傷害的發生。單純使用,並不能有保護的作用,乘員在上車時仍需正確使用安全帶,方能預防傷害的發生。

為追求氣囊充氣的效率,現在氣囊均配置有炸藥包,以引爆的方式,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氣體。由於引爆產生的能量極大,因此氣囊炸開時會產生極大的衝擊力量,對於人員可能會造成傷害。而以成人為設計標準的氣囊,對於未成年的乘客更有致命的可能,因此未成年的乘員請搭乘於後座,以防萬一。

提醒所有的網友,主動安全配備與被動安全配備,在汽車行駛上都屬於「輔助」裝置,都是在車輛超越操控極限的情形之下,進行輔助的裝置。裝配這些輔助裝置,並不能確保行車的絕對安全,僅能降低車禍意外發生的機率及傷害的程度。真正安全行車的關鍵,仍在於適當的保養,確保車輛機構的正常運作以及安全的駕駛行為。

發表於 2007-3-30 23:04:39

被動安全─WIL頸椎傷害緩和設計
當汽車被後車追撞時,由於慣性的關係,車輛的乘員將會向後仰倒。但由於身體受到座椅椅背良好的支撐,後仰的狀況將集中在頭部。劇烈的撞擊將可能造成頸椎的受損,進而可能造成乘員巨大的傷害。而Toyota車輛所使用的WIL設計,便是為減少此類傷害所設計的。

這類的傷害,由於受傷的方式類似軟鞭鞭頭的甩動,常稱為甩鞭效應(Whiplash Effect),因此減少傷害的裝置便稱為WIL(Whiplash Injury Lessening,甩鞭傷害緩和) 頸椎傷害緩和設計。WIL的座椅,均是Toyota的工程師利用電腦系統進行模擬設計,並經過大量實車撞擊檢驗,以找出來最適合、最安全的設計。在具有WIL設計的座椅,其座椅內的結構以及頭枕的位置與角度,以減緩頭部衝擊與減少軀幹部份向前加速效果的設計打造,以保護乘員寶貴而易受傷的頸部。

提醒所有的網友,主動安全配備與被動安全配備,在汽車行駛上都屬於「輔助」裝置,都是在車輛超越操控極限的情形之下,進行輔助的裝置。裝配這些輔助裝置,並不能確保行車的絕對安全,僅能降低車禍意外發生的機率及傷害的程度。真正安全行車的關鍵,仍在於適當的保養,確保車輛機構的正常運作以及安全的駕駛行為。

http://tech.toyota.com.tw/images/spacer.gifhttp://tech.toyota.com.tw/archive/techcontent/Tech_433.jpghttp://tech.toyota.com.tw/images/spacer.gifhttp://tech.toyota.com.tw/images/spacer.gif這類的傷害,由於受傷的方式類似軟鞭鞭頭的甩動,常稱為甩鞭效應(Whiplash Effect),因此減少傷害的裝置便稱為WIL(Whiplash Injury Lessening,甩鞭傷害緩和) 頸椎傷害緩和設計。WIL的座椅,均是Toyota的工程師利用電腦系統進行模擬設計,並經過大量實車撞擊檢驗,以找出來最適合、最安全的設計。在具有WIL設計的座椅,其座椅內的結構以及頭枕的位置與角度,以減緩頭部衝擊與減少軀幹部份向前加速效果的設計打造,以保護乘員寶貴而易受傷的頸部。

提醒所有的網友,主動安全配備與被動安全配備,在汽車行駛上都屬於「輔助」裝置,都是在車輛超越操控極限的情形之下,進行輔助的裝置。裝配這些輔助裝置,並不能確保行車的絕對安全,僅能降低車禍意外發生的機率及傷害的程度。真正安全行車的關鍵,仍在於適當的保養,確保車輛機構的正常運作以及安全的駕駛行為。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汽車原理完全教室